欢迎进入中法新闻法制网官方网站
2019年12月28日 10:38:23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教育 >
忻州市忻府区北关小学“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0-06-17 21:40:08
来源:编办
本网讯(卢建明)古城秀容,晋北锁钥,山岳纵横,钟灵毓秀。这里走出了素有“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之称的金末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忻州市忻府区北关小学就坐落于此方热土,学校师生肩负着将元好问之精神内蕴、人文情怀深刻挖掘并传承的重任。
    忻州市忻府区北关小学创办于1948年,现隶属于忻府区教育科技局。学校现有师生3000余名,拥有一支师德好、业务精、善合作、勤钻研的教师队伍,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教学能手4人,省骨干教师5人,省优秀班主任7人,市级优秀教师和模范教师共62人。
 
忻州市忻府区北关小学始终秉承“承遗山之风,做明德之才”的校训,坚持“和润天性,桃李竞芳”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位教师尽显人生的价值”的办学宗旨,以文化立校,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好问善学”学校文化,构建了“好问善学国4+1”课程体系,研发了“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好问则裕,善学气华”之校风,“仁爱立范,解惑不倦”之教风,“诚正和雅,学问思辨”之学风。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教育,倾情打造学习乐园、精神家园、书香校园。学校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熟规范的教育管理,严谨务实的教学风格,优美文明的育人环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教学模式】
一、“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解读
    “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是“三单五段式”教学模式的简称。“三单”指教师课前准备的导学单、检测单、反思单。“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导学单充分了解学情后,引导学生以检测单、反思单为载体,把参与、评价两个方面贯穿于教和学全过程,设计出好、问、善、学、思五个阶段为一体的导学流程。该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建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倾听表达能力、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意识和能力可内化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持学”,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基。
 
(一)“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纵向解读
第一阶段  好 
    教师设计导学单,在学生自学前出示,以导学单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组织学生依据导学单要求初步感知教材,学生在导学单的引导下,进行轻松、高效、富有个性的独学,学生将困惑点理清记录,自主填单,完成导学单所提出的要求,以任务驱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这个阶段可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上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乐学善思。
第二阶段  问
    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学习中的困惑,在教师的引导下展示预习成果,梳理问题,凝炼出需要解决的要点问题,同桌之间进行对学互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阶段  善
    以“问”阶段产生的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互学、群学等方式解决组内共性问题,再在全班展示探究成果。在和谐的环境中互助探究,在友善的氛围中展示自我,让学生学会合作沟通,学会倾听表达。
第四阶段  学
    在“善”阶段合作探究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生成的新困惑,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整合梳理,精讲释疑,突破难点。然后通过“检测单”进行检测评价,学情反馈,实现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知识运用能力。
第五阶段  思
    教师引导学生在反思单上总结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收获、教训与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学科思维体系。教师通过对反思单的收集和整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引领学生提升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构建和谐的生生、师生关系,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赢。
(二)“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横向解读
1.导学流程
    “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导学流程共五个阶段:确定目标,任务驱动——梳理问题,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引领突破,检测评价——拓展迁移,内化提升。
2.教师行为解读
    教师课前设计导学单,明确目标、紧扣重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好”阶段中发现问题,凝炼要点,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观察学情,予以适时点拨;再次聚焦有价值的新问题,进行整合疏理,完成教学任务,总结反思,不断提升改进。
3.学生行为解读
    学生自主填写导学单,初步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在独立学习中发现易错点、易混点及自己不懂的地方,在与同桌交流中互相纠错,解决粗浅问题;对于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展示,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通过填写检测单,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建构;通过填写反思单,让学生反思所学,拓展延伸,学以致用,不断创新。
(三)“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的相关变式
    “好问善学思4+1”最基本的教学模式是“三单五段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不同的学段、学科、课型特点或教学的需要,对导学流程做适当微观调控,合理组合、优化生成许多变式,建模而不固模,以适应千变万化的课程。
1.基本模式课型:
“好”——确定目标,任务驱动
“问”——梳理问题,质疑问难
“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学”——引领突破,检测评价
“思”——拓展迁移,内化提升。
2. 教学模式相关变式
(1)“学-善-思”模式
 
    “学-善-思”模式的起点是微课教学,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填写“检测单”进行学情反馈。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聚焦自主学习生成的深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班同学互助探究,学生在总结提升中反思拓展。整个“学-善-思”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学-善-思”模式把知识的直接讲解移出到课外,让学生从集体学习转移到个人学习,把集体空间变成一种动态的、交互的学习环境,从而解放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深层学习拓展延伸,提高了学习效率。
(2)“好-学-善”模式
 
    以作文课为例,“好-学-善”模式:“好”,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学”,学生明确写作任务,教师为学生习作提供支援,然后学生自主构思,完成习作;“善”,同桌、小组互改互评,全班交流展示。
我校赵老师执教的《形形色色的人》作文示范课中,引领学生采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就采用了“好-学-善”模式。一上课,赵老师就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试题,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后交卷。结果只有一位同学完成。原来试卷的最后一行写着“只做第八题”。同学们听后一片哗然。于是赵老师抛出问题:“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然后同学们小组交流,合作写作。在情境创设阶段,同学们经历了深刻的情感体验,获得了丰富的灵感,之后的写作就水到渠成。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们现场完成的一篇篇精彩作文让在场老师赞叹不已。
(3)“好-善-思”模式
 
    以数学课为例,“好—善—思”模式:
①“好”,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时,教师出示了一项姚明的投球数据统计:前两个赛季发球命中率高达81%,这一赛季命中率提高到了81.5%。让学生通过阅读这组数据统计,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百分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善”,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接着教师提出本课核心问题:北小篮球队要参加市里组织的比赛,需要从三名队员中选一名优秀队员,请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做出选择。然后出示如下数据:
 
    学生有选张强,有选李宏,有选赵明,争执不下,课堂气氛到达高潮。教师让孩子们静心思考,想好以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全班展示。
③“思”,整理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能力。
    学生根据小组交流、教师点拨,把存在的问题整理在错题集上,边整理边反思,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归纳能力。
二、“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的特点
    当前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新世纪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此,我校“好问善学思4+1”课改针对传统教育制度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目标之一,通过教育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1.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与具体的课堂教学相关联,体现教学的时空差异和个性差异。在知识类型,知识性质与教学策略之间建立匹配关系。
2.结构设置
    从传统的灌输式单一僵化格局向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变化,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主线”流程,凸显“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但教师不在前台,教师的“导学”融合与“主线”流程之中,用学生的“精彩表现”来折射教师“导学”的精彩;“三单”糅合在“主线”流程之中根据教学需要或凸显或归并,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层层推进,三单一体,“拓展迁移”环节不是刚性环节,根据难易程度,灵活处置。
3.方法设计
    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主动发展为前提,构建以“确定目标、任务驱动——梳理问题、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引领突破、检测评价——拓展迁移、内化提升”的导学流程,在问题的引领下有步骤地展开教学,通过个体自学,同桌对学,小组互学,班内群学,提高了学生探究新问题的知识水平。
三、“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好问善学思4+1”是贯彻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是学生进行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实践证明,在“好问善学思4+1”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疑问状态下开展学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习的兴趣浓,效率高。
(一)理论价值
    本教学模式依据建构主义、系统论理论,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课堂情境下,借助问题导学模式的牵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新课改理念在课程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落实,丰富和发展我国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创建一种简洁实用易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践价值
1、创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新课堂。让教师围绕“导”这一中心,寓教育科研于课堂,寓教育硏究于日常,发挥学生“学”这一核心,构建学习程序、自主合作学习结构化操作,着力凸显对学生问题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会学习,建构终身学习能力。
2、构建学生个性化激励评价体系。构建适合师生的“导、学”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发挥师生的内驱力,保持课堂的“新鲜度”,让师生参与到多维度个性化的评价体系中,不断激发师导生学的兴趣,保持激励评价的活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