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法新闻法制网官方网站
2019年12月28日 10:38:23
当前位置:首页 >> >
江西渼陂古村梁礼美用民间土法酿造酱油
发布时间:2020-05-20 12:32:49
来源:欧阳跃亲
本网讯(梁冬喜)“清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排行老五的酱在千年俗语中约定成了老百姓的必须品。
孔子曰:“不得其酱不食。”唐初儒家颜师古亦云:“酱,百味之将帅也!”北宋大臣陶谷在《清异录》中称:“ 酱,八珍主人也名人圣贤、达官贵人的定论更是让酱成为了调味之先。

我是个平凡的人,只记得小时候的酱油拌饭是最美味的,至今让我回想起来还口吃生津。
在渼陂开发文化旅游的梁总年纪和我差不多,对酱油拌饭和我一样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酌一小勺酱油和猪油,左右上下拌匀,妥帖地包裹着温热、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米饭,米香、猪油香、酱油香三香立刻抱紧融合。撇一勺到嘴里,顿时滑润弹牙,沁入肺腑。这就是童年的酱油拌饭。
 

 

酱油拌饭的情节让梁总忘不了渼陂老街上的那家酱油坊。旁边的水酒坊,染布坊也同样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念想。时过境迁,如今的他有了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为了捡回童年的记忆,公司着力开发渼陂“三缸文化”,即酱缸、酒缸、染缸。
首先恢复的就是酱文化。浸豆、蒸豆、拌料、制曲、制酱醅、晒酱、榨油、晒油、酿成出缸。3000多年的传承,土法酿造酱油工艺并没有什么改变。“一滴鲜香,一年深酿”的古训依然行之有效。

为传承这项非遗技艺,梁总带着一帮师傅日以继夜地赶制今年的第一批酱油。
古法酿造酱油有着严格的时令和工艺要求。采访时我看见工人冒雨扛下一口口大缸,整齐地排列在农庄里,梁总告诉我:浸豆、蒸豆、拌料、制曲等投料工序必须要在农历5月的前两个月完成,一年的产量取决于这两月的投料,所以这两天工人都忙着把所有装酱醅的缸摆好。”

 

要酿造出自然鲜甜的酱油风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精髓是“料好、曲优、艺精、晒制”。在蒸豆车间,工人们把用木桶饭甑蒸熟的冒着热气、豆香浓郁的豆子从柴火灶上倒入大圆桶,一层豆一层面粉拌匀。黄豆冷却后,工人们又将豆料摊晾在竹匾里,送进室内发酵。
发酵4天后,黄豆表面开始长出柔软的白毛,用手一摸,便“弱不禁风”地倒伏着。再过两天,由于多种菌的混合作用,白毛会逐渐变化成黄色、黑色,这时就可以把黄豆倒入室外的大缸内,以一定的比例加入盐和清水进行搅拌。

伏天晒酱,金秋出油。日晒夜露传统酿造酱油的关键步骤。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领,全凭老师傅“眼看、心记、手研、鼻嗅、口试”。晒足180天后,才能酿造出质地厚、鲜味好、色泽红、香味足、久储不变的酱油。而这180天的日夜照料,老师傅就像在哺育自己刚生下来的孩子一样。每天要定时查看、搅拌,不时的用手研磨下豆酱,用鼻子闻闻,用舌头尝试着豆酱的变化。

 

有人说日本酱油好,但其实日本的好酱油就是采用我们国家的传统工艺酿造而已。梁总告诉我,“我要把这传统的酿造酱油工艺传承下去,结合文化旅游体验,让旅客尝到品质优良的国产酱油,重新找回记忆里的自然鲜香的味道。”(原创:欧阳跃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