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法新闻法制网官方网站
2019年12月28日 10:38:23
当前位置:首页 >> >
山东省委书记“三大秘书”始末悲歌……
发布时间:2022-03-19 09:00:27
来源:中法新闻法制网
本网讯:(李国军)可能是受惠于孔子遗风,曲阜师范大学出了三个“大秘”,名震齐鲁。一直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大凡校庆,他们是可以坐主席台的。我是中文系78级。

历史系79级的黄胜,是原省委书记赵志浩的秘书,黄胜在学校时已是团的干部,主持学生会工作。

中文系77级的于明,曾担任原省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的秘书,于明聪明善辩,性格细腻,早就显示出是做秘书的人才。
中文系79级的邹唤德,一直是省长李春亭的秘书。唤德当时看起来蔫不啦叽,老实巴交,但干活扎实,遇到贵人能起来。
他们三位的仕途大致相同,先学徒一样的在首长身边打杂,历练几年便进入中枢,后来就是大管家了,事无巨细都得搭把手。
首长上去了,成一方诸侯,做秘书的更是搭上顺风车,万人仰慕,万人相求,看似功成名就,祸根可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埋下了。
我和于明交往多些,他在学校时好和我辩论,彼此情谊却很深。1993年,我回山东办公司,他提了一兜苹果来看我,顺便聊起他的工作。那时他老板已高升中央领导,他没跟着去,显然错失机会。没有人罩着就大不一样,在省委研究室副主任位置上一呆就是好几年,说起这些,于明很不满意。
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在大多数从政的同学还在为一个副处或正科的位置拼搏时,已是副厅的他却满是郁郁不得志的怨气。
当了多年的幕僚,他的目标是主政一个地市。这个想法其实也没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志在为人民做更大贡献。
几年后,好像终于有了机会,于明被派到潍坊市当常务副市长,当时市长已临近退休,组织叫他去主持常务工作明摆着是要让他接班的。
于明很珍惜这个机会,去了潍坊后干劲很大,上下反应也不错。他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到潍坊投资,并指定奎文区的区委书记接待我。
知道我是于市长的同学,区委书记鞍前马后地作我向导,言语间对于市长至为崇拜。就在上下左右普遍期待于明按时转正时,情况却突然发生变化,省委下命令调于明去省社科院任党委书记。当了17年的副厅终于转为正厅,但当市长主政一方的理想就此破灭。
社科院党委书记,省委候补委员,这个位置是多少在仕途中艰难跋涉的官员梦寐以求啊,但于明却不以为然,说穿了,他不是嫌官小,是嫌这个位置太闲太虚,做不了实事。
大概不到一年,于明借口养病,居然辞了这个职务。但于明那放得下,辞了职务,心根本没有收回来,反而更纠结,原本想和组织叫下板,谁知组织不理你,由你去。这时,于明就没着没落了,天天闲在家里,闲得发慌,甚至有意做我的副手,在山东做生意。就这样纠结了好几年,上级终于开恩,安排他去省煤炭办公室任副主任,正是这个位置最后要了于明的命。
于明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时,我去看他,临近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终于醒悟。他对我说,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一是对官位看得太重;二是不该任最后那个职务,下去视察遇到的都是一些酒鬼,把肝给活活喝坏了。
看着于明黯淡的脸色,我知道他内心一定有一个祈求,如果有来生,绝不再为官邹唤德和于明比,性格上倒是极放得开,说话口气大,胆子也大。
后来他当省长秘书,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见多识广,性格变得比我张扬多了,一上来就想迫不及待地告诉你,他当着省长半个家呢。
一次在南郊宾馆,不知怎么就凑在一块聊天,他说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作品,还是中国作协的会员。
按理说,当着官还能保持着这份文学理想殊为难得,但做人不到家,总感觉这个作协会员放在他的身上有点错位。
于明当官,谨小慎微。唤德当官,胆越来越大,凡当官的恶习他可都沾染上了,泡个情人从不避世人耳目,恨不得满大街都知道他那档子事,欲望膨胀不知丝毫收敛和伪饰,他不出事谁出事?最终,邹焕德锒铛入狱。
一个曾经老实巴交充满理想的文学青年,被官僚体制完全毁掉,搞得家破人亡,锒铛入狱,可谓人生惨败。


黄胜在处事和为人上,均高于这两个同学,他们差不多从同一起跑线出发,人际资源优势也大致相同,但黄胜走得更远些更快些,这和他的个人禀赋有关。

黄胜讲原则,有涵养,对同学能关照,也会给面子,懂得做人,没有于明那种迂腐和刻板,当然更没有唤德那种胆大妄为的做派。

同学们私下里比较他们三个,一般都看好黄胜,认为他的个性和能力非常适合官场发展。他在德州主政13年,不是一件好事。

他在那里干了这么长,难免不会有骄纵独断行为,利益输送和交换更是一念之间的事,防不胜防。而贪欲一旦激发出来,便不可收拾,最后会把人引向深渊。

但是,这三个“大秘”的最后结局都不尽如人意。
邹唤德,在早几年就进了监狱,夫人病死,可谓家破人亡;
于明,患肝癌终告无治,2007年12月6日在济南逝世,享年仅54岁;
黄胜,2013年5月3日,被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