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赵建峰)汪太银,首先是一位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家家。因为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的称号,则又是一位唯一登上“中国好人榜”的好人书法家。稍加了解还会发现,他的名字并不在中国书协行列,而是弃官从文,非常罕见的地摊做起——然后一步一步取得成功的书法艺术家,继而又是书法评论家、诗人和公益活动的慈善家。除了这些,能和他相处哪怕几个小时,则又会发现,他更是一喜欢唱歌、弹琴、又爱唱戏的快乐的人。
弃官从文——投入到书法艺术事业
谈起他的出身,家庭贫农,小时跟父母创西北到宁夏,在银川长大,回到老家商丘三中上高中,又去北京自学国画,汪太银毫无避讳地说:“我年轻时的那个年代,因为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很少见,所以上级就安排我从当时的团支书做起,之后又当过生产队长,大队会计,继而入党,接着又被上级提拔到农村转为城区后的基层政府街道工作,一直做到街道社区主任的位置。这样算起来,一晃就是多少年过去了。”
“通过多年的从政经验,我越来越感觉自己很不适合做官,虽说算不上什么级别。总结起原因,就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社会发展了,前进了,但很多不良的风气,也随之成了习惯一样地风行在官场上,越来越让我无所适从。本来,我这个人从骨子里始终认定自己是个文人,而且这个想法越发膨胀起来。于是,在家人和朋友的一片反对声中,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公职。”汪太银说这些话时,平静如水,显现不出一点的悔意。
汪太银拾起了自己从小练就的书法艺术,只身拉着包来到了郑州,在当时非常出名的北茶城安营扎寨,开始了自己的卖字生涯。
提起这段经历,汪太银深有感触地说:“刚到郑州,我租了一间很小的店铺,摆个小桌,买一块便宜的毡垫一铺,就成了书案。我每天写几幅,摆放在地上,正好旁边有几间没租出的店铺,足有十米远都成了我的摊位。让我想不到的是,没几天时间,就陆陆续续有人来买我的字了。”说到这里,汪太银竟有点眉飞色舞起来,继续说道“那些日子,不怕你们笑话,我每天都收些钱,穿一条松紧裤,裤兜都塞了,晚上回到出租屋就掏出来数来数去,让我感到辞去公职,闯荡郑州是正确的选择。”
“那时候我的字给钱就卖,只要能卖出去,对我来说就是很高兴的事,因为首先是证明了我的字还是有人喜欢的。”他补充道。
在北茶城初步取得了成功,慢慢地,他的作品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很多记者都纷纷前去拍照、采访。于是,几年时间过去,让他在郑州站稳了脚跟,名气也逐渐大了。
荣登中国好人榜——全国唯一的书法家
因为名气的逐渐扩大,汪太银被河南省文联领导聘任为文联常驻文学院书法家,在这里,他曾和省内很多作家、诗人、戏剧家、曲艺家、书画名家等相识结缘,互相学习,同共进步。时间不长,让他又重新认识到,光成为一名知名的书法家还不算啥,一定要深入学习,触类旁通,成为一个博学的文化人。由此,他狠下功夫,埋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各类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书画评论界崭露头角。继之,写诗、写评论等一发而不可收拾
专业的成功,让他又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根据他的品性,他的道德,他的与人为善的热情,又很快让他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公益事业,公益慈善活动在他心中扎下了根、发出了芽。到校园、军营、残联组织、养老院、少管所等慈善公益活动的现场,到处可以看到他挥毫泼墨的身影;地震、水灾、贫困儿童则又成了他主动捐助的对象。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大家不无疑问“汪太银能挣多少钱?竟然敢这样花钱做公益、做慈善?”对于此疑问,汪太银十分爽快地回答:“这些年,我确实写字挣了的钱,但我的儿女都很争气,从不花我的钱。”说到儿女,他脸上泛出了父爱的光辉,继续说道“他们不但不花我的钱,还非常支持我给灾区人民和贫困儿童捐款捐物。”
“我自己呢,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喜欢吃素、穿衣也不讲究,每个月花不了多少钱就能维持生活,余下的钱,我不做慈善、不做公益,其他我想不起来能做什么啊!”
汪太银他外表儒雅,可内心强大,充满正能量。他的回答既朴实,又真诚,让人无不点头称赞,这是多么难得的视金钱如粪土的豁达精神啊!
十几年来,太银挥毫“香港澳门”,墨洒冰城“哈尔滨”,东飞“台湾岛”,狂奔西藏大草原,晋级“北京”城,足迹全国548个地市,11个国家,在路上他写诗词300多首,讴歌社会主义伟大的新时代,感悟人生,素描美景,写评论书法和厉志议论文达50多篇,到部队,学校和社区讲课达100余次,紧跟时代唱响心灵强音的歌。他的诗,充满画意,他的书法作品至善至臻,为党的好政策而呼唤,他的书法评论,写出了他的书法艺术的心灵感受,中国头条“商丘出了个汪太银”,中国名人杂志河南有个汪太银,河南日报“汪太银善行天下”,汪体墨宝不仅在国内政要,名家名人间以尊礼相赠,也常以“国礼”赠送国际友人。
2015年下半年,中央文明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中国好人”的活动,汪太银以绝对的优势,登上了“中国好人榜”的行列。对于这个称号,毋庸置疑,他是当之无愧的,是名副其实的。在当年的好人榜中,他又是唯一的一名书法家。他则这样说:“我能登上‘中国好人榜’,是大家对我的认可,也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我要在以后的日子里,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说到做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诺言。
河南省办公厅著名作家宋中锋和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原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现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的李道畅先生专门为汪太银写了一首歌《你是一个好人》,并由李道畅先生亲自谱曲。歌词得到了部队史照栋,徐国岩首长的赞同并参加谱曲,北京武警文工团孙晖,吴鼎在各个部队演唱。河南省文化旅游局老歌唱家王季英亮响中原,现打开汪太银百度,腾讯视频,便能吸引您的眼球。并且已将歌曲刻录成光盘赠与汪太银,以表对他的鼓励与支持。请看歌词:
你是一个普通的人
普通得像小草默默无闻
你是一个平凡的人
平凡得似滴水润物无痕
啊!绿色的小草染绿三月阳春
你问寒问暖将大爱送进柴门
晶莹的甘泉滋润干渴心田
你捐资助学把孤儿当亲人
朝朝暮暮忙忙碌碌
忙忙碌碌中奉献爱心
老妈妈有你增添了笑容
孩子们有你拥有了温馨
你是蓝天下一个美好的传说
你是人群中令人爱戴的好人
你是一个仁慈的人
仁慈的善举助人好梦成真
你是一个大写的人
大写的人生帮人汗水成金
啊!你用仁慈播下抗灾的种子
默默履行抢险救难的责任
你用丹心染红如画的世界
走进军营拥军爱民赞歌如云
风风雨雨兢兢业业
兢兢业业中奉献青春
下岗工有你不再孤独
农民工也能享受天伦
你拥有人间一颗美好的心灵
你是人群中令人敬仰的好人
汪体书法——独树一帜,很难模仿
认识汪太银的人,都知道他以前写的是舒同大师的字体,圆润流畅,如行云流水。可这几年再看他的字,风格好像已经截然不同。很多名家点评他的字体是内含钢筋铁骨,却又纵横自如,不拘一格,变化万端,无不让人啧啧称奇。数年前,就有业内人士称赞他的字体是独一无二的汪体书法。
一次笔者陪汪太银和河南戏剧界著名导演罗云老师及越调申派传人李娟老师见面,谈起汪太银的书体,本身在书画艺术上有着很深造诣的罗老师说“汪太银的字,和其他书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很难模仿。因为他的笔法太恣肆,太随意。可是让人奇怪的是,他的字似乱非乱,看似随意,却又处处显露着书法的精神和无穷的魅力。”
观看汪太银写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他写字时,站在旁边观看,见他拿笔的方法就与别人不同。他根据不同的环境——案子上、地板上、墙上,不时变换着手法。写起字来无不是随心所欲,轻松自然,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毛笔在他手上像跳舞,时儿跳跃,时儿滑翔,时而稳健。看似毫不经意,可落笔时却是效果惊人,一副绝妙的书法作品浑然天成。
很多名家点评汪太银的书法时总结道:汪体书法十分独特,变化如歌。太银先生的行书如雅士游春,楷书如老僧禅戒,隶书如将军升帐,草书如战马独奔,行草结合如行云流水,马踏飞雪,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汪体书法,布局合理,安排巧妙,匠心独运,虚实相间,气势恢宏,造型独具,挥毫泼墨,一气呵成,速度惊人。不论篇幅大小,线条艺术千变万化,直平长短,粗细拙巧,奇正断连,无端变幻,仪态万千,正像史仲文研究员在文字审美中所言:一时如春风细雨,一时如夏夜星云,一时如金秋朗朗,一时如冬雪绵绵。线条流动,有情有感。泼墨挥洒,如精灵之狂舞。一时清净,又如处子安然。正是: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也。实为艺人之“怪”。
作品成册,慷慨捐赠
这些年,汪太银还相继出版发行了《千字文》《出师表》《兰亭序》《岳阳楼记》《朱子家训》《中国梦》《心曲》《毛泽东诗词》《弟子规》《在路上》十二本书籍,印刷达二十六万余册,他走了全国五百四十八个地市,十一个国家,他的所有作品集又都是无偿赠送给了学校、军营、残联、养老院等需要帮助的组织或个人。
写诗写评论——超越书法的文人情怀
汪太银从政数十载,一朝开悟,弃官从文,但多年的人生阅历,丰富了他对社会、对官场、对基层百姓的深层了解。当有机会释放他的文思时,即兴小诗脱口而出,有时随即就可成为独特的书法作品。
欢乐无限——偏爱唱歌唱戏
汪太银的性格也非常乐观,他爱唱歌、爱唱戏,不管唱的水平高低,但总能唱出一点韵味来。听过他唱歌唱戏的人都知道,他唱起来总是很投入。比如唱起河南三大剧种的曲剧《卷席筒》里仓娃的一段唱,他会扑通一声先跪在地上,唱起嫂嫂的冤枉和仓娃的悲惨遭遇,会让他泪流满面,声调颤抖。怪不得他的女儿劝他不要再唱这段戏,用他女儿的话说“谁冤枉你了?谁逼你了?竟然哭成这样?本来好好的,好像儿女不孝顺一样!”对于女儿的话,他也很顺从,一般场合不再唱起这段苦情戏。但遇到特别熟识的人时,他还会禁不住非要唱这段。说起这个事,申派传人李娟老师深有感触。李老师的理解是“遇到我们专业演员,可能汪老师很想展示他的演唱水平,这段也许是他最拿手的。”
有时几个很要好的朋友相聚,他会随着电视里演唱的歌曲大吼起来,无所顾忌,吼到动情处则会离席站起,在地板上跳跃不停。此情此景,简直就是个老顽童一样的人物。即使在写书法时,也会随着音乐摇头晃脑,手中的笔写起字来显得更有节奏,潇洒至极。
他穿衣偏爱红色,不管春秋冬夏,几乎全是红衣红裤红袄,就连鞋子也是红色的,一看就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一个名副其实的乐天派。
他视金钱如粪土,心中充满大爱,眼前所及无不阳光明媚。他一枝秃笔走天下,逍遥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试问人间还能有何事能止住他的脚步,能困住他的追求?
不懈的追求——永远在路上
虽然名气很大,但在汪太银身上却看不到一点骄傲的影子。他待人热情,不拘小节,早晚都是笑呵呵的。遇到高兴的事,则又会小眼睛一眯缝,“哈哈哈哈……”爆发出一阵开怀大笑。
名气大了,邀请他参加书画活动的自然也就多了。不管是重大活动,还是小范围的活动,他都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邀前往,从不会端什么架子,提什么条件。
有人问他:“汪老师参加活动这么勤,写字这么多,您都不觉得累吗?”
“咋不累啊!有时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就不想起来,腰也疼,腿也酸。但一接到电话,有朋友来拜访,或者邀请参加活动,就激灵一下来了精神。多年了,我的信条就是盛情难却,不能拒绝喜欢我的书法的朋友。”
邀请他参加活动的个人或组织,不止是在省内,遇到来自外省的邀请,他照样也是从不回绝。有时方便的话就找个同行作伴,有时就自己挎个小包,悠然自得地登上火车。
2018年的冬天气温低于往年,又连续几场大雪,汪太银一不小心患了感冒。他在儿女的反复劝说下,只休息了三天时间。他不忍让邀请他的朋友排队等候,第四天,就匆匆地行走在路上,带病赴约。大家知道后,都劝他要多休息,毕竟是年过六十五岁老年人了。可他却坚持自己的原则,只要能提起笔,就不愿躺在病床上,那样有点太矫情。是啊!写字,一直的写字,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是任何力量无法改变的。
他说:“我的人生规划,就是在还不算太老的这些年,要走遍全国各个地方,哪怕再偏僻,再贫困的小山村,我都要去,我要让那里的老百姓,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美,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光辉!”这是多么铿锵有力的人生宣言啊!
“另外,”他继续说道“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做当代的徐霞客!在走遍各地挥毫泼墨的同时,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写成游记一样的诗歌或其他文字。”这又是怎样的文人情怀啊!
这就是由自身的人格力量所造就的一个平凡中伟大的形象。
永远在路上——这是汪太银的追求,但愿他能顺利地达成他的愿望,实现他人生中这些与众不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