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法新闻法制网官方网站
2019年12月28日 10:38:23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风采 >
凝聚商会企业家共识 助力帮扶乡村振兴——山西省内蒙古商会成员赴吕梁市临县丛罗峪镇堡则峪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3-12-05 14:31:23
来源:中法新闻法制网

     本网山西讯(德力格仁贵)根据山西省委统战部、省民政厅、省工商联统一部署和山西省内蒙古商会年度工作计划,12月1日上午,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组织青年企业家赴吕梁市临县丛罗峪镇堡则峪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活动,并进行商会轮值会长交接班,同时,到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镇参观鉴学。这次乡村振兴帮扶活动,旨在以实际行动贯彻省委省政府指示,落实社团组织“万企千村”帮困责任,跟进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巩固农村脱贫帮扶成果,组织发动内蒙古商会青年企业家,走进定点乡村,购买农村特色产品,有效助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实际人均收益指数。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商会党员队伍的带头精神,增强商会成员的奉献意识、对社会的付出意识,提升全体青年企业家的道德修养水平。        

山西省内蒙古商会十一月份轮值会长、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伊茂森,十二月份轮值会长、太原元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季康,商会秘书长杨少华;临县丛罗峪镇镇长孙晋文,丛罗峪驻镇党委副书记苗龙,丛罗峪驻镇工作大队长张勤,驻村第一书记郝毛妞,堡则峪村党支部书记、村长王俊平;山西省内蒙古商会轮值副会长、蒙牛集团太原分公司总经理马文秀代表孙一鸣,山西鼎泰杰作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爱英,山西金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利,山西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博涵,山西五粮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燕,山西达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邸伊苒;内蒙古商会副会长、 山西念安控股集团公司总经理孙翔飞,澳意芦荟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国林,太原吉羊斋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中,山西百耀集成房屋有限公司总经理付耀华,鑫居房地产、转识文化总经理辛然,内蒙古商会理事、山西清晖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颖,山西沁和霖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霞,网易新闻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滢,商会副秘书长裴晓忠、张秀丽,商会办公室主任德力格仁贵等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这次山西省内蒙古商会成员赴吕梁市临县丛罗峪镇堡则峪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活动,组织轮值会长交接班,并到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镇参观鉴学,由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秘书长杨少华代表付国军会长牵头组织。      

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秘书长杨少华,就组织商会成员专程赴临县丛罗峪镇堡则峪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交流座谈的目的、意义作了阐释。

 罗峪镇堡则峪村驻村第一书记郝毛妞,详细介绍了堡则峪村基本情况。

        山西省内蒙古商会十一月份轮值会长、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伊茂森说:我们商会组织这样的活动,就是激发更多的商会成员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企业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乡村振兴、为改变农村面貌增光添彩,促进共同富裕。

 山西省内蒙古商会十二月份轮值会长、太原元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季康说:我多次来过临县的许多乡镇,对农村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次来到堡则峪村,感到农村面貌变化很大,环境改变明显,感到非常高兴。       

丛罗峪镇镇长孙晋文说:山西省内蒙古商会成员到罗峪镇堡则峪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我们非常高兴,充分反映了内蒙古商会是有作为,有担当的商会组织,与我们经常联系互动,将是我们最大的企盼。

  • 内蒙古商会成员在堡则峪村委会与镇村领导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由内蒙古商会秘书长杨少华主持,介绍了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的简要情况和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他说: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组织这次活动,就是贯彻上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实省民政厅、省工商联关于结对帮扶工作的具体要求,主动搭建帮扶平台,积极帮扶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持续改变农村面貌积极奉献。

          

     临县丛罗峪镇镇长孙晋文,对山西省内蒙古商会成员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帮扶工作的长远目标进行了交流座谈

    丛罗峪驻镇党委副书记苗龙 

         峪驻镇驻村工作队大队长张勤,介绍了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组织部派驻堡则峪村第一书记郝毛妞,围绕堡则峪村人口、土地、基础设施、村集体经济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的消费帮扶举措表示衷心的感谢。   

      堡则峪村党支部书记、村长王俊平说,通过此次消费助农,帮助堡则峪村民拓宽了农付产品销售渠道,切实增加了收入,非常感谢内蒙古商会青年企业家的爱心相助。

             座谈会后,驻村第一书记郝毛妞,堡则峪村党支部书记、村长王俊平及工作队成员,分别陪同内蒙古商会十一月份轮值会长、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伊茂森,十二月份轮值会长、太原元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季康及商会成员,分组到4户特困村民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给他们送上慰问金和内蒙特色产品蒙牛鲜牛奶、大米、小米等生活物资,送去了山西省内蒙古商会成员对特困家庭的亲切问候。

    堡则峪村党支部书记、村长王俊平代表村委会对山西省内蒙古商会民营企业家,心系村民、情牵堡则峪村的这份难能可贵的大爱精神,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天气虽然寒冷,丛罗峪镇堡则峪村委大院却是一幅热气腾腾的景象。

           当日上午,山西省内蒙古商会成员在堡则峪村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村民们收到信息后,推着小车、提着袋子、挎着篮子,纷纷把家里刚收成的农产品摆放出来。红枣、南瓜、核桃、豌豆、酒枣、白萝卜、芝麻、红薯等农产品一经展现,立即受到商会成员的喜爱和热捧。大家踊跃选品购物,参与农产品热销,现场十分热闹。仅半个小时,所有农副产品包销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临县丛罗峪镇堡则峪村消费扶贫活动,增强了内蒙古商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内蒙古商会成员的凝聚力,也极大提升了内蒙古商会的社会影响力。   

     堡则峪村是沿黄四峪之一,久负盛名。村中有小山,古时在峪口上建堡子,因故得名。近年来,堡则峪村“两委”、驻村干部,围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工作,坚持在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同向发力,成效显著。

    堡则峪村是一个有1400余口人的大村。“两委”以“五个好”党支部建设,筑牢基层组织“桥头堡”为中心,注重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设立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5个基本功能室,实现“一站式服务”。村“两委”、驻村干部立足特色资源,实施红枣、樱桃等农产品提质工程,依托电商等平台,带动农产品深加工,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拓宽增收渠道。积极推动落实惠民政策,加强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残疾人、脱贫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切实推动抓党建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落到了实处。

     最近两年,在工作队的带领下,堡则峪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道路绿化硬化亮化工程,推进厕所革命、河道治理、垃圾治理等惠民工作,带动群众自觉做好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提升。注重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堡则峪村注重优秀文化传承,保留乡村风貌。玄武青山,凌霄之上;石佛雕刻,悬崖高挂;百年古槐,韵泽大地;王氏祠堂,奕代流芳。

     凝心聚力谱新篇,踔厉奋发再前行。堡则峪村“两委”、驻村干部将持续聚焦政治引领,坚持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宜居堡则峪砥砺奋进。

  • 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组织月度轮值会长交接会        
  •  根据《山西省内蒙古商会会长轮值制度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商会自身建设,持续增强商会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确保商会各项工作按计划不折不扣顺利实施,12月1日上午,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组织月度轮值会长交接会在临县丛罗峪镇堡则峪村会议室举行。

     杨少华秘书长代表付国军会长,组织十一月份轮值会长、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伊茂森,十二月轮值会长、太原元博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季康,进行会旗交接。     十一月轮值会长伊茂森轮值副会长、蒙牛太原基地总经理马文秀代表、外联部长孙一鸣、副会长于爱英合影留念。

           十二月份轮值会长、监事长李季康,轮值副会长王小利、赵晓燕、张博涵、邸伊苒合影留念。

            参会人员一致表示,要继续坚持好会长轮值制度,发扬好轮值敬业精神,传递好轮值奉献风范,培养好轮值工作正能量,进一步向外界展示蒙商新风采,持续提升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赴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镇参观鉴学  
  •  12月1日下午,山西省内蒙古商会成员赴历史文化名镇碛口古镇参观鉴学。

    碛口古镇位于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是晋商发祥地之一。碛口镇是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下辖镇,距县城48公里,南与柳林县黄河名镇孟门镇相接,东与林家坪镇相连,北与丛罗峪镇接壤,西与陕西吴堡县隔河相望。全镇面积108.45平方公里。 碛口,是黄河边一个古渡口。古时候,黄河下游凶险,上游来往的船只,在碛口停泊转旱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碛口古为军事要冲,在明清至民国年间凭黄河水运一跃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碛口的繁荣缘于大同碛的惊险,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碛口遂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汉口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类服务型店肆300多家。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现镇内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主要有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由于古镇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碛口是华北通往延安的主要运输口岸,当时镇内建有军工厂、军衣厂,为繁荣边区经济和解决八路军、解放军的物资发挥了重要作用。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东渡黄河夜宿于碛口,后转到西柏坡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现镇内保存有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碑和路居处等。

    今天,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奔腾不息的万里黄河、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及吕梁山,让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碛口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以碛口古镇为中心的碛口旅游区,并获得了省级风景名胜区、首批省级地质公园、首个省级旅游扶贫试验区等称号,迎来了新历史的辉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

    碛口主要景点有“古镇风韵”、“水旱码头”、“卧虎龙庙”、“黄河漂流”、“二碛冲浪”、“麒麟沙滩”、“黄河土林”、“红枣园林”和以“西湾民居”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黄土高原建筑特色的晋商“老宅院”。古镇依然古色古香,脚下是石板路,两边是高圪台,房檐连着房檐,店铺挨着店铺。门对门,窗对窗,夜间屋里说话,对面总能听得清楚。老店铺、老字号、老房子上有明清风格的砖雕、木雕、石刻,到处是文化,遍地见艺术。漫步在五里长街上,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一下走进了历史,一切都那么悠远、深沉、厚重。

    山西省内蒙古商会成员一行感到,到碛口相当于到黄河。走近碛口,品读古镇,回望碛口镇商贸发展、繁荣、鼎盛的商业文化史,感受号称黄河第二碛“大同碛”的那种浊浪排空、磅礴豪迈的气势,感受“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的那种历史的穿透力,黄河的彰显力,正义的感召力,晋商的影响力,将有一种对人类正能量的唤起在心中纷涌而至,激情澎湃。

        碛口是集晋商、黄河、黄土文化为一体的瑰宝,是摄影家的殿堂,艺术家的摇篮,文学家的沃土,影视剧拍摄的“影视城”。

    碛口古镇是一个纯粹的商贸古镇,从清朝末年兴起,民国达到鼎盛,因黄河水运价值的下降而渐渐衰败。当你健步迈入碛口,悠闲漫步古镇,品读品味其间,你既可以观赏风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也可以倾听韵味无穷的晋商故事和风俗逸闻,还可以品读碛口古色古香、古风古韵的渊源流长与厚重历史。

    正是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宽广的黄河水与远山形成壮阔斑斓的画卷。行走古镇,望着长街古道,踏着青石板,想象着300年前“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繁华盛景——“驼铃整天响,船筏日夜忙,商贾满客栈,碛口赛苏杭”。脑海里勾勒着这个昔日黄河渡口的荣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想来他们是幸福的,可以终日与黄河为伴,枕黄河涛声入眠,饮黄河水生生不息。

    位于碛口古镇南五公里处的李家山村,黄河在侧,并以全新的容颜展现于我们面前。

        李家山村的全貌,颇为惊艳,长达几百米斜约40度的山坡上,层层窑洞排列,错落有致且又各具特色。从山沟底部到山顶,最高可以数到11层之高,合计98院,院院风格殊异,鲜明地体现出“一砖二石三土窑”的建筑特点。     

    内蒙古商会成员兴趣浓厚,兴致勃勃,一路参观,一路拍照记录美好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因布局奇特、造型美观、保存完整,被当地人誉为北方黄土高原的“小布达拉宫”。同时,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群,也使李家山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走进李家山,仿佛走进艺术的世界,到晴天,像一幅西洋的油画;到阴天,像中国的水墨画。”讲解员引用著名摄影家陈宝生说的一句话向大家介绍。         

    李家山村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

           村里有大大小小有百十来院, 400多孔(间)住舍,西面清代建筑群,多为李姓居住,虽有一些破破烂烂,却还基本保存完好。民居的形态在八种以上,这些无论豪华的清代建筑群,还是穴居生活的土窑洞,无不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它确系民族的东西。正如专家们说,这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它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时光荏苒,李家山村完成了时光的跨越。典型的黄土地貌、幽雅的自然环境、层叠的窑洞、浓郁的黄河风情、纯朴的百姓人家、悠扬的民歌、交相辉映的黄河文化与黄土文化,处处彰显着李家山这一片热土上的一方灵魂,也成为李家山的“引流密码”,让李家山村成为一个来了不想。

       古街、古铺、古刹、古码头、古村落都是见证碛口古镇的珍贵文物,仿佛能让你穿越时空的界限,给历史以质感,给人文以关怀,仿佛又能让你回到几百年前碛口古镇的繁华闹市,进入一个时空隧道。

          通过这次参观鉴学,内蒙古商会成员领略了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引深了对碛口古镇的深厚热爱。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黄河文化的奔流不断,在此都深深印在了内蒙古商会青年企业家的心田。